典範徵信社協助您解決問題
  • 用專業講真話;用證據講實力。
【網路霸凌請勇敢求助】網路謾罵也會觸法!徵信社反制酸民捍衛權益

「看不見的傷,不代表不存在」徵信社專業反制網路霸凌、鍵盤酸民


一句無心的話,甚至是一句玩笑,都有可能讓人走上絕路。我們的生活無處不依賴網路,工作需要網路,學習需要網路,娛樂更離不開網路的幫助。然而,網路本是創世紀的發明,它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,但也使社會角落的那些惡意傳得更遠更廣,並深刻地刺痛人心。

因為身材較豐腴,所以同儕會用「豬」、「龍」來嘲笑你,甚至上傳梗圖嘲諷;由於藝人的一舉一動都容易被放大檢視,一旦鬧出糾紛,酸民就會群起圍攻之;你原本只想在網路發表心情和自己的故事,卻收到網友的大量負面留言,各種難聽的字眼接連出現。你無法理解,為什麼那些陌生人或同學要如此攻擊你?即使滑掉視窗、關閉手機,那些難聽的字眼仍然會一一浮現在眼前,對你造成巨大的傷害,每日都難以入眠。

網路霸凌的傷雖無形,但受到的傷害卻無比真實。典範呼籲大家要正視網路霸凌的重要性,它不亞於肉體霸凌,所導致的傷害可能影響一生。不要等到事情發生後才感到後悔,不該對他人說的話,在網路上也不應隨意發表。網路世界和現實世界一樣,所有發言都應遵循法律規定,而不當言論也會觸犯相關法規,希望大家都能謹守道德,切勿成為網路霸凌的一份子。

什麼網路霸凌?淺談網路霸凌的定義

由於科技和網路的普及,人們可以隨意使用網路觀看影片、發表評論,而透過網路媒介傳遞「污辱」、「欺凌」性的言詞或圖片影像,這就是網路霸凌。常見的網路霸凌行為包括「發表歧視性和令人難堪的言論」、「上傳他人的不雅照片影像或轉發相關內容」,以及「發布恐嚇性和充滿性暗示的文字或圖像」等。

根據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預防科的說明,遭受網路霸凌可先至「iWIN 網路內容防護機構」進行申訴。

網路霸凌的法律責任?

各種熱門時事新聞經常在網路上聳動爆料,當某位藝人犯錯或發表不當言論時,民眾會紛紛表達自己的看法,甚至有些酸民不問是非對錯便開始影射、嘲諷或詛咒。憲法確實保障人民的言論自由,但這並不意味著可以隨意謾罵、杜撰抹黑,甚至侮辱當事人及其家人,這樣的言論仍然會涉及法律責任。

刑法第310條 - 誹謗罪
1. 意圖散布於眾,而指摘或傳述足以毀損他人名譽之事者,為誹謗罪,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金。
2. 散布文字、圖畫犯前項之罪者,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三萬元以下罰金。
3. 對於所誹謗之事,能證明其為真實者,不罰。但涉於私德而與公共利益無關者,不在此限。

根據刑法規定,凡是故意向大眾散佈足以毀損他人名譽的具體言論,例如「她勾引已婚男子」、「這家店根本是黑店,專門騙觀光客的錢」,像這類言論就很容易構成誹謗罪。

如果是在公開的網路論壇上發表此類言論,由於每個人都有可能看到,故屬於「意圖散布於眾」,因此民眾應多加注意!然而,誹謗罪也有例外規定。如果發言者能證明其言論屬「真實」且與「公共利益」相關,或不確定真偽,但已經過「合理的查證程序」,而非隨意輕信謠言,在這些情況下便不會觸法。

然而,根據刑法第311條規定,某些人的身份地位理應接受民眾的適當討論,例如政府官員、公務員或公眾人物等,但仍需注意評論的尺度不能過激,避免使用情緒性的攻擊字眼。

刑法第309條 - 公然侮辱罪
1. 公然侮辱人者,處拘役或九千元以下罰金。
2. 以強暴犯前項之罪者,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金。

公然侮辱罪的定義相對單純,只要在公開場所、三人以上的群組或公開留言區發表三字經或抽象式謾罵,例如「婊子」、「賤人」、「畜生」,即構成公然侮辱罪。請注意,即使是上傳梗圖或使用綽號進行謾罵,只要能讓人聯想到特定人士,仍可能觸犯公然侮辱罪。
【其他的法律責任】

網路霸凌行為舉例 可能觸及的法律責任
遭受誹謗、汙辱或不實的言論騷擾 除了會觸及公然侮辱罪、誹謗罪外,還可以請求民事侵權賠償
遭受恐嚇性威脅 恐嚇危害安全罪
被上傳不雅圖片、影像 恐觸及公然侮辱罪、誹謗罪、妨害風化罪、妨害秘密罪等相關刑責
被上傳遭人毆打、攻擊的影像 傷害罪
遭人肉搜索、個資被公布 個人資料保護法、妨害秘密罪

「沒有謾罵或侮辱,但有按讚會觸法嗎?」網路霸凌的可怕之處在於,民眾持續分享、按讚,擴大了文章的影響力。因此,即便沒有直接參與謾罵,但有按讚或分享仍有可能涉及法律糾紛,也曾有受害人家屬連同按讚的十餘人一同提告,這點希望民眾謹慎小心,千萬不要成為網路霸凌的一份子。

酸民為何會那樣?愛煽風點火的本性

2024年巴黎奧運,台灣共奪下「2金5銅」的佳績!然而,卻有酸民私訊奧運選手,質疑他們過去的比賽不夠認真,並表示:「為什麼偏偏贏在奧運,有一次台北公開賽還拿第二名,是丟臉丟到全世界嗎?你是奧運冠軍,來比的都是排名比較後面的,你還拿第二,然後現在又要領2000萬了,你知道那是人民辛苦繳出去的錢嗎?」。

台灣選手能在國際體育賽事中取得佳績,本應受到肯定和善待,卻仍有不少酸民對他們冷嘲熱諷,成績不好罵,成績好也罵。不管成績好壞,這些酸民總能找到理由謾罵他人。但為什麼,這些酸民會這樣?我們又該用何種心態去面對這些酸民呢?

其實,這些酸民就是「為酸而酸」,根本不在乎事實對錯,只想看到別人受傷,並藉此製造輿論紛亂,這就是典型的酸民心態。而另一種酸民則源於「自卑性人格」,例如多年單身找不到女友,而貶低台灣女性和有女友的男人;因為自己能力不足,看到他人取得佳績或富人的高調分享,就轉而批評他們的私德和家庭事務。不管是面對哪一種酸民,其實最好的應對方式就是「不理會」,不必講道理,也不用動怒。他們最愛看你越氣、越崩潰的模樣,因此請反其道而行,直接無視他們,就可以逼退這些酸民了。

專業反制網路霸凌、鍵盤酸民!遭受霸凌請及時求助

看不見的傷,不代表不存在。網路霸凌的頻繁發生,以及酸民的傷人言語,有時會導致受害者看診身心科,有時會使人自殘、意圖結束生命。這些言語的重量看似輕如鴻毛,實則卻會深深影響到受害者的身心健康。更由於網路訊息的快速傳遞,許多旁觀者不會事先查證就跟著隨意謾罵,有人按讚、有人分享,還有人製作梗圖,這些行為無疑擴大了網路霸凌的嚴重性。對於受害者來說,他們不敢上街,也不敢面對他人,看到有人在竊竊私語就會聯想到是不是在罵自己,這樣的生活不僅使他們失去了快樂,更加重了憂鬱的情緒。

對此,典範徵信社誠心希望民眾能夠正視網路霸凌的嚴重性,不要成為加害者或共犯,更要學會如何保護自己,與網路保持適當距離。身為萬事屋達人的典範徵信社,也因此隆重推出「網路霸凌反制」服務,針對酸民言論及惡意杜撰、羞辱、帶有性暗示的不當言論與影像進行專業蒐證,更結合專業律師與網路安全專家的建議制定專案計畫,並依法求償損失,使加害者受到法律的制裁,徹底杜絕網路霸凌的隱患。如果客戶希望我們找出對方的真實身分,典範將會派遣專業調查團隊,查出對方的身分背景,並協助客戶進行協商談判與私下求償。

網路霸凌就像是病毒,可能一夜之間就傳遞得人盡皆知,十分恐怖。雖然典範無法阻止網路霸凌的發生,但可以為你求償損失、捍衛權益,並嚴懲加害者,透過合法手段使其了解到網路霸凌的嚴重性。儘管如此,典範仍然建議民眾應該學會在網路世界中「保護自己」,不要將對方的惡意言論放在心上,更不要因此影響到自己的身心健康。必要時,請記得勇敢求助,切勿獨自承受這些痛苦。若你需要專人協助,無論是想尋求法律建議,還是想委託網路霸凌反制服務,或是純粹想找人聊聊,都可以隨時致電0800-555-331,典範徵信團隊永遠敞開大門,歡迎你的到來。